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掀开了京津冀三省市发展新的历史篇章。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成为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7年间,京津冀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京津冀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协同发展取得累累硕果。
7年来,北京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人口密集地区内涵式优化发展的新路子。北京以钉钉子精神治理“大城市病”,截至2020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44.4%,劣Ⅴ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交通拥堵趋势得到缓解,城市宜居水平实现跃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产业领域率先突破,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京张高铁、京沈高铁、京雄城际建成通车,京津冀机场群和港口群协同联动深入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实行联防联控联治,空气改善,京津冀地区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51%;水质提升,国控断面监测中,水质好于Ⅲ类的达64.5%;地下水超采得到遏制,风沙源治理持续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扎实推进,北京中关村不断深化与津冀两地的科技园区合作,中关村企业已在天津、河北设立8800余家分支机构,达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410亿元,三地科技创新链加快形成。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2016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关于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的汇报,确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新区规划选址,同意定名为“雄安新区”。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已全面拉开城市框架,运河商务中心快速崛起,新产业加速集聚;雄安新区一批重点工程加紧建设,新区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新面貌。
7年间,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落地。北京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正式挂牌,天津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船舶登记等128项制度创新任务基本完成,河北自贸试验区从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推出首批16项制度创新案例……三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正日趋完善。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9日 04 版)